2024年08月01日
数学 / 大中衔接
1903字
阅读量:Loading

一、复数的定义及各种表达形式

1、代数定义

  1. 如果量能写成如下形式: 则称 是一个复数。这里是一个符号,称作虚数单位。实数分别称作复数的实数部分(或简称实部)和虚数部分(或简称虚部),记为:

  2. 复数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记为

  3. 实数是虚部为零的复数。 当时,复数简记为.此时,称 复数为纯虚数 当时,复数简记为. 当时,复数简记为. 简记实部和虚部均为零的复数为.

  4. 依据约定,我们有 . 对于任意的两个复数,当且仅当时,我们称相等,记为.

  5. 依据约定,我们有:

2、几何意义

取平面上的一点作为参照点并记为,过点作相互垂直的两条实数轴,两条数轴都以作为原点, 并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。习惯上,我们总是让其中的一条数轴的正向向右,另一条数轴的正向朝上,即构建了一个平面笛卡尔坐标系。

已知复数,这里,如图构造,在平面上的唯一对应点,这里点在由点及横竖两数轴所构成的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为.

反之,若已知平面上的点,它在在由及横竖两数轴所构成的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为,则存在唯一的复数满足.据此,我们不难获知,复数与上述平面上的点——对应。习惯上,我们称这样的平面为复(数)平面。称水平数轴为实轴,称竖向数轴为虚轴,记为. 我们常将复平面上与给定复数对应的点直接标注为 由于平面坐标系中的点与向径是一一对应的,因此,复平面上的复数也就与向径(有向线段)一一对应。

以后,复数、复平面上与之对应的点及向径为同一体,不做区分。

3、三角函数表达形式

  1. 已知复数,这里 的模长:有向线段 的长度,记作.

  1. 的幅角:称复平面上的有向线段与实轴正向的夹角的辐角。

约定: :当实轴的正方向向量按逆时针旋转角度到有向线段 时。 :当顺时针旋转角度到有向线段时。

  1. 的三角函数形式:

二、共轭复数

已知复数,这里.我们称如下定义的复数: 为复数z的共轭复数。

在复平面上,复数与共轭复数关于实轴对称。

存在运算规律:

三、复数的运算规律

  1. 对于任意复数,都有:,

  2. 复数的乘法运算是指任意两个复数的求积过程。两个复数的积如下定义并记号: 对于给定的两个复数 这里. 复数的积是一个记为 的新复数: 如同实数运算那样,我们也记

    依据复数的乘法公式,可得如下重要等式: 事实上, 往往被看成为之所以引入虚数单位的原因:为了解决 的求解问题 我们也记:

[card title=“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学习复数” color=“info”]借助于复数的形式表达,通过定义乘法运算,最后推得,而恰恰是高中数学中学习复数的出发点,也是历史上讨论复数的出发点。而此时不通过这里开始讨论复数,虽然这样比较直观,但是这样存在一个逻辑性上的小问题,是复数与复数的乘法,但是我们这个时候并没有复数的定义及其乘法运算。两种出发点,一个比较直观,是数学的来源,一个是依据数学本身的逻辑关系来产生的一套理论,这两个之间就存在着直观抽象的相对关系。[/card]

  1. 对于任意复数,都有:,

  2. 复数的消去律:对于任意复数,若,则或者.


例1 证明复数的消去律。

**证明:**对于任意复数,若 ,则: 由于均为实数,依实数乘法运算的消去律,我们有. 当时,依复数模长的计算公式,我们有,故 . 同理可证,当时,. 综上所述,我们有.


  1. ,这里 ,且 ,则不难知:
  2. 复数的三角不等式:对于任意复数 .

四、复数乘除法的几何意义

对于任意复数,不妨设:

这里 分别是复数 的辐角。则依复数加法及乘法运算的规律,我们有:

也就是说,两个复数相乘,在复平面上就是两个复数的模长相乘,辐角相加。

同样地,复数除法的几何意义是在复平面内,商的模等于被除数和除数的模的商,商的辐角等于被除数和除数的辐角的差。

五、复数的欧拉(Euler)公式

复数的欧拉公式表达式为:

若复数,则:

在欧拉公式中,令 并移项,则:

六、复数的棣莫弗(De Moivre)公式

复数的棣莫弗公式表达式为:


例2 证明棣莫弗公式

**证明:**对,采用数学归纳法证明。 当时,等式明显成立。 设当时等式成立,则当时: 即当时等式也成立。 综上,对于任意正整数,都有


借助欧拉公式,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证明上述公式。


例3 用欧拉公式证明棣莫弗公式

**证明:**把所有的复数改写成指数的形式,即

使用欧拉公式展开可以得到棣莫弗公式。


若复数,则:

作者信息:老官童鞋gogoho
发表于:2024年08月01日
本文标题: 复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