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9月16日
物理 / 实验
833字
阅读量:Loading

一、实验原理概述

本实验采用调制法测量光速。利用周期性调制的光信号,通过接收端与参考信号的时间延迟或相位差,结合信号传播路径的已知长度,精确计算光速

一个强度依赖时间变化的周期性光信号满足:

其中:

  • :平均光强
  • :光强调制度
  • :光信号调制频率
  • :时间

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学电压信号,记为:

其中 代表电压信号幅值。

二、光速的测量与计算过程

假设接收器距离光源 ,光速为 ,则信号传播时间延迟为:

参考信号(未传输时的测量结果):

接收信号(经过距离 后的测量结果):

化简后,得到:

两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:

由此可解得光速

当调制信号频率非常高时,即使很短的路径变化 也能引起明显的相位变化,便于观测。例如,实验中调制信号频率 ,假定光速 ,则

时,相位将变化 ,与一个周期的相位变化一致。

由于普通示波器无法直接分辨接收信号与参考信号的微小相位差,实验采用差频法。将接收信号与一个频率略低的信号(例如 )混频,经过解调、滤波,输出信号即为两输入信号的差频分量。

调制信号混频后的输出信号:

利用三角恒等式

展开:

高频信号成分可被低频滤波器滤去,只保留低频分量(差频信号):

不随着混频而变化,但对应于接收信号在路径中多走一段 产生的时间延迟 可以从示波器上读得。差频信号一个周期 对应于调制信号的周期 ,有

而调制信号的周期 与差频周期 的比值为 ,因此光信号的实际传输时间 为:

由于 ,代入上式,得

,则

作者信息:老官童鞋gogo
发表于:2025年09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