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的运动学
2025年10月23日
物理 / 力学
4077字符
阅读量:Loading

一、矢量法

1、点的运动方程

点的运动方程是描述点的位置、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方程。由定点画到动点的有向线段称为动点的矢径,它的分解式可以表示为下面的方程:

矢径唯一地决定了点的位置。当点运动时,矢径是随时间而变的矢量。一般可表示为时间的单值连续函数。

此方程称为点的矢量形式的运动方程。 矢径的端点在空间描出的曲线称为矢径端图(或矢端图),它就是动点的轨迹。

关于点的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的定义和表示,与普通物理学中的方法一致。使用表示。

二、直角坐标法

1、点的运动方程

通常使用直角坐标系,动点对于所选直角坐标系的位置,可由它的三个坐标决定。当运动时,这些坐标一般地可以表示为时间的单值连续函数,即:

这一组方程称为点M的直角坐标形式的运动方程。若函数都是已知的,则动点对应于任一瞬时的位置即可完全确定。

三、自然法

1、自然轴系(曲率与曲率半径)

(1) 弧坐标

假定动点的运动轨迹是已知的。在轨迹上选定一点作为量取弧长的起点,并规定由原点向一方向的弧长取正值,向另一方量得的弧长取负值。这种带有正负值的弧长称为动点的弧坐标,用表示。点在轨迹上的位置可由弧坐标完全确定。当点沿已知轨迹运动时,弧坐标随时间而变,并可表示为时间t的单值连续函数,即:

这个方程表示了点沿已知轨迹的运动规律,并称为该点沿给定轨迹的运动方程。

(2) 空间曲线切线

当点趋近于点时,即时,割线的极限位置即为空间曲线在点的切线。

(3) 曲线的曲率半径

(取绝对值)称为曲线对应于弧 的邻角,可用来说明该曲线的弯曲。比值 可用来表示弧 的平均弯曲程度,称为平均曲率。极限值称为曲线在点 处的曲率,用 表示,有:

曲线在点曲率的倒数,称为曲线在点的曲率半径,用表示,有:

极限情况下,曲线近似为圆弧,圆弧所对应半径即曲率半径.

(4) 密切面

在图中点 趋近于 ,即 趋近于零的过程中,同时包含直线 的平面将会绕 转动而趋近于某一极限位置;此极限位置所在的平面称为曲线在点 的密切面或曲率平面。特别地,平面曲线在密切面上。

(5) 法面、主法线、副法线

通过点而与切线垂直的平面,称为曲线在点的法面。法面与密切面的交线称为主法线。法面内与主法线垂直的直线称为副法线。

(6) 自然轴系

在点M处曲线的切线、主法线和副法线组成一个空间坐标系,称为点的自然轴系。各轴的正向规定如下:设用代表这三个轴的轴向单位矢,则指向弧坐标增加的一方,指向曲线的凹边,而。曲线上的点都具有自己的自然轴系,故都是方向随点的位置而改变的单位矢。

可见,自然轴系是随点的位置改变的直角空间坐标系,它在研究点沿已知轨迹的运动时有重要的意义。

2、点的速度

设已知点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方程:

点的速度(矢量)为:

自然法定义的速度的大小为:

自然法定义的速度方向沿轨迹在处的切线并指向弧坐标增加的一方。可见,点的速度是沿轨迹切线。

3、点的加速度

根据加速度的定义以及弧坐标中速度的表达式

最终得到:

其中,进一步化简为,而可以如下计算,首先计算其大小:

然后尝试获取其方向,当 时, 以及同处于 点的密切面内,这时,的极限方向垂直于 ,即方向。

最终得到自然法下点的加速度:

第一项为切向加速度,第二项为法向加速度。动点的加速度在切线上的投影,等于速度在切线上的投影对时间的导数;加速度在主法线上的投影,等于速度的平方除以轨迹在动点处的曲率半径;加速度在副法线上的投影恒等于零。

因为加速度的两个分量 是相互垂直的,故得全加速度 的大小为:

加速度 与主法线所成的角度 (恒取绝对值),由下式确定:

作者信息:老官童鞋gogo
发表于:2025年10月23日
本文标题: 点的运动学